近些年,毒韭菜、毒生姜、毒大蒜、毒大葱事件屡有曝光,每当发生类似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引发消费者恐慌、政府追责,也让农民遭受重大损失,甚至让一个产业遭殃。 有毒农产品背后绕不开一个话题:如何绿色防治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比如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地蛆等均属世界性的虫害,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轻则导致农产品商品率下降,重则导致减产、绝收。 防治地下害虫最流行的办法就是灌药,但是很多农户这些年都有共同的感触:地下害虫越来越难治了!由此引发恶性循环:农药越用越多,甚至不惜冒风险使用高毒农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杜志辉认为,地下害虫频发与当前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比如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种草等,尽管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却也给地下害虫滋生提供了温床。在这当中,未腐熟的畜禽粪便制作的有机肥是招惹地下害虫的“罪魁祸首”。 保定市天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刘卫东推广农业新技术30余年,他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治理地下害虫真正的好产品并不多,新产品研发没跟上,加上大量使用除草剂和化肥,土壤酸化和板结加剧了地下害虫肆虐。” 从去年春季开始,刘卫东开始采取不用农药的新方法来对付地下害虫,这套方法可以总结为一个简单的公式:赛众土壤调理剂+赛众精制有机肥+苦参碱。没想到,他打开了一个治理地下害虫的新天地。 “我们在山药上做实验,3天后就发现地下的蛴螬颜色由白变褐,7天后变成深黑色,说明蛴螬死了。”有了初步效果的验证,他又紧接着在大棚蔬菜、红薯、露地果树等上面做试验,屡屡奏效。“目前我们已经试验示范5000亩,农民一致的反映是,基本不用农药了,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农产品商品性和品质大幅改善。” 在过去,为了杀灭地下害虫,部分农民之所以无奈之下连国家明令禁止的3911、神农丹、呋喃丹也偷偷使用,除了法律意识淡薄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安全绿色且有效的新技术。 这一套新技术大幅减少甚至可以不用化学农药,其中究竟高明在何处? 杜志辉解释说,核心主要有两点。一方面,赛众精制有机肥是完全腐熟的,发酵成熟的有机肥,其中的粗纤维会转化为小分子,相当于断了地下害虫的“粮食”,同时赛众有机肥中含有中药材,对地下害虫具有驱避作用;另一方面,赛众土壤调理剂能促使土壤快速形成团粒结构,疏松透气性高的土壤,让地下害虫失去了产卵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