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耕地污染 提升作物品质
“测土诊病·土壤保健”小分队暨超有机基地建设启动
本报渭南讯( 记者 王伟千)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老百姓施用了过多农药化肥,土地板结,肥力下降,重金属超标,水土污染严重。根据农业部2014年发布的全国耕地质量检测结果,在全国耕地中,耕层变薄,土壤酸化,质量退化的耕地超过40%,而素有“北大仓”的东北黑土地正以每年平均1厘米的厚度消失。今年,农业部打响面源污染治理的攻坚战,为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实施了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 在当前农药化肥零增长的政策倡导下,从6月29日起,由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测土诊病·土壤保健”小分队活动暨超有机基地建设启动,面向全国开展,本次活动共持续3个月,以土壤治理为根本,教授农户生产出高产优质的“超有机”农产品,帮助农民致富。 目前“测土诊病·土壤保健”小分队暨超有机基地建设活动已走进山西芮城县、陕西凤翔县、礼泉县、长武县、扶风县10多个县区,开展测土诊病活动,教育广大农民克服陋习,实行科学种田,积极防治土壤病、土传病害。同时,赛众公司将为操作生产达标的农户建立超有机基地,签订加盟“超有机”农产品生产协议,并将健康土壤生产的优质农产品与消费市场对接,统一由赛众公司推向市场,解决安全生产出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测土诊病·土壤保健”小分队暨超有机基地建设启动以来,7月5日率先走进山西芮城县南卫乡洪原沟肖军峰的果园,他共种了3亩嘎啦、4亩红富士,前几年一直是投资大、耗时耗力没收入,果树腐烂病、根腐病每年愈发严重。但在2012年至今,每亩果园连续施用5袋赛众土壤调理剂,利用赛众专利技术后,果树长势一年比一年强壮,效益一年好于一年。 7月14日,小分队又迎着酷暑,走进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四家堡村的李子园,这里的李子园,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组长张宽奇说:“李子是我们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面积200多亩,树龄达十五年,过去流胶病比较严重,土壤板结,产量低下。近年来,依靠测土诊病,用赛众专利技术防治,流胶病明显减轻,土壤疏松,现在村里大部分李园都用上了赛众,亩均收入万元左右。目前,小分队检测了几亩果园的PH值都在7左右,是健康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