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众28 -----小麦增产提质的希望肥
小时候,奶奶对我不止一次地说过:“人什么都不怕,就怕肚子饿。”年幼无知的我没有经历过战乱和饥荒,当然不会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几十年过去了,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经济的飞跃,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但粮食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当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取消农业税、种粮给补贴、农业水利设施大规模的投资等等,解决不了肚子饿的问题,所谓的进步、发展、飞跃都是形同虚设的躯壳和浮华。 2010年国际社会粮食告急,东南亚和非洲好多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截至2011年3月国际粮价连续上涨45%。近几十年来,人类为了发展经济,在无节制地消耗能源的同时,环境也遭到严重的破坏,随之造成极端恶劣天气在全球屡屡发生,洪涝、干旱、高温、低寒,尤以土壤和水质的污染严重影响着粮食生产。这是一个严酷而又不可回避的现实,粮食生产正遭受到巨大的威胁。我们能否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又怎样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这是一个大课题。 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技服务者,身临农业生产第一线,怎样为农业生产、为粮食提质增产提供更好的服务。科学施肥!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干部叫,农民喊,政府文件一大串,道理响当当,情况迫切切。但是做任何一件事,都要从实际出发,都要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革开放,分田到户近三十年,土地划分东家一块,西家一片,农民各自为战,种植结构不同,施肥方式和习惯不一样,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测土配方施肥,再做到科学平衡施肥,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测定任何一块土壤的结果,都不具有代表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并且使用量逐年递增。由于长时间使用化学肥料,受条件限制,忽视了有机肥(农家肥)的利用,土壤发生了质的变化,微生物的减少,酸碱度失调,硝酸盐及重金属的污染,造成土壤团粒结构和通气功能的破坏性变化,农作物所必需的中微微量元素严重透支,甚至枯竭匮乏,土壤营养不平衡、不全面、土壤的自然状态遭到破坏,也就是说土壤不健康。以至于果不红、瓜不甜、菜不香,病虫害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屡屡发生。就小麦来讲,老农们常说:“麦分九头”、“稠谷稀麦遭*地”,而现在的小麦分蘖减少到三四个左右,麦种用量增加一倍到二倍,甚至数倍,而产量的增长幅度甚微,尤其是小麦的千粒重减少,品质降低,全蚀病、干热风等各种病害影响着小麦生产和产量。 针对小麦生产当中出现的这些问题,2008年至2009年,我坚持依据赛众全营养施肥理念,用“赛众28”(特种)配方肥,试验了数十亩小麦,效果明显有效,神奇得难以置信。小麦分蘖提高了50%以上,最高的分蘖在八到九个,根系发达,主次根须分明,而未施用配方肥料的小麦根系细小成团,毛须混淆,不分主次。小麦苗期和来年小麦返青后,用配方肥的小麦叶片宽厚平展,色润富有光泽,未使用配方肥的小麦叶片瘦小,无精打采,好像缺水受旱一样。从小麦产量来看,使用“赛众28”配方肥的地块较其他地块,亩增产200斤左右,且籽粒饱满。 2010年小麦播种前,我坚定地认识到“赛众28”配方肥在小麦生产上使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编材料,自费印制宣传资料及各种条幅,连续二十多天下乡宣传,走村串户,与农民座谈交心,讲土壤保健的重要性,讲土壤施肥增施多元素肥料对小麦提质增产的必要性,当季推广麦田应用“赛众28”配方肥料800多亩,并一一做了详细记录。小麦播种一个月后,我便开始了农户回访。今年春季小麦返青后和成熟期我又进行了多次回访,回访率达到70%以上。2010年小麦播种后,我们当地遭遇了连续五个月零23天无有效降雨的干旱,小麦平均亩产量在400斤以下,而使用“赛众28”配方肥的小麦亩产量均在550斤以上,部分水利条件好浇灌及时的小麦产量达到750~800斤。罕见的干旱,“赛众28”配方肥彰显出它神奇的肥效,同时又凸显出它的抗旱功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从事服务32年的农技工作者、一名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我真诚地告诉每一位农民朋友,每一个涉农服务的同志和同仁,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土壤保健、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和途径。中国人口众多,土地面积稀少,粮食问题比天大。粮食生产不正常亦或减少产量,都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请相信奶奶告诉我的那句话:“人什么都不怕,就怕肚子饿”。拳拳赤子心,漫漫征途长,唯有诚恳务实做人,做事,胸中自有粮仓万担! (山西省曲沃县里村镇中国土壤保健里村服务站 牛延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