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先 登录注册!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我要换一个 记住登录信息  
 
 
推 荐 要 闻
热 点 图 文
   
位置:最新动态>>正文

  高擎中国土壤保健大旗奋力前行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土壤保健网 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11-07-28 16:18:04 点击数:2077
 

                                                       高擎中国土壤保健大旗奋力前行

       —    —访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赛众中国土壤保健促进会会长吕周锋

                                                  农业科技报记者 贺辉 特约记者 胡公元

打开电脑上互联网,在百度网站键入“土壤保健”四个字,搜索一下,映入眼帘的是关于“土壤保健”、“土壤健康、土壤污染”的各种形式的新闻话题和行业信息。这些新闻和信息,大多来自新华网、人民网、腾讯网、南方网、新华每日电讯、陕西日报、南方农村报、农业科技报等几十家媒体的报道。而引发众媒体关注“土壤保健”话题的,却是源自陕西的一家民营肥料企业。
    这家企业,就是国内土壤保健理念的倡导者、土壤保健技术的推广者、全国首家土壤保健促进会的创立者——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该企业从小到大的见证者,在《农业科技报》创刊十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家企业的掌舵人——吕周锋。
    《农业科技报》记者:研究中国土壤保健理论,推广土壤保健技术,防治土壤污染,解决中国普遍存在的土壤问题和作物生长难题,这看似本属于土壤科学家的事,但这几年,你却一直在苦心钻研、探索和实践,并引起学界、业界、媒体界的关注,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吕周锋:首先是出于食品安全考虑。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工业废弃物及工业化派生出的化学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近年来,有些人盲目追求高产量,偏重或单一超量施用化肥,大量喷施农药,虽然收到了增产的效果,但是土壤污染却剥夺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基础和条件,加之长期不合理的耕作管理,加速和导致土壤板结,土壤养分严重失衡,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如土壤沙化、板结、土壤自我修复能力变差等,还会引发病虫害增加,作物抗性降低,抑制农作物对有益营养元素的吸收,致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质量下降,出现了“瓜不甜、菜不香、面不筋、果无味”等现象,使农产品失去了原有的风味。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有些地方竟出现了“毒大米、毒蔬菜”,严重危及人类健康,人们甚至到了“谈食色变”的程度。而这早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我是军人出身,早先搞过地质勘探,对地矿、土壤及营养的研究一直没有放弃过,对营养和保健是种个人偏好吧。探讨当前的土壤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我认为,只有保证“净土”,才能保证“洁食”,才能保证人类生存健康的安全。“净土、洁食”已成为农产品质量的战略性安全问题。那么,要“净土”,就要保持土壤健康,不受污染,就是要把土壤当做活的生命体,时时刻刻要对土壤做保健。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处于“亚健康”的土壤面积已经很大,而病态土壤则占到了约10%,加强“土壤保健”已刻不容缓。“土壤保健”,应成为万众关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最紧迫的课题。我们中国亟须开展大规模的“土壤保健”活动,增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是出于办企业的社会责任心。1998年,我创建了新型肥料厂——陕西合阳华瑞植物营养肥厂,多年研究创新“全营养施肥理论”。后来,我在想,办企业,特别是农资企业,要有公益心和责任感,生产的肥料产品,不仅要让现代人食品安全,更要为后代人留下净土。也就是说,如果生产的肥料,不仅能满足农作物增产,又能提高品质,解决一些作物病理,减少对土壤的污染,那将多好啊。经过几年的实践,最终坚定地认识到,农作物生长的“地上问题”还要从根本上即在“地下解决”。日本农学专家冈田茂吉提出的“人们将堆积如山的食物无法享用的时代将要到来”的预言,和比嘉照夫等有关学者“克服作物连茬问题”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有局限性。我们必须以“药食同源”的理论为基础,采用生物技术,从修复土壤污染,修复作物细胞入手,突破传统肥料生产技术,突破营养施入与作物吸收矛盾的难题,突破传统以药物防治作物生理性病害的治标思路,我们用取得的五项首创发明专利,开发行之有效的污染土壤防治技术,生产营养、健康食品,推动“净土、洁食”,才能实现“土壤保健→植物保健→人体保健”的良性循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报》记者:为了普及土壤保健知识,推广土壤保健技术,打造土壤保健品牌和产品,你带领“赛众人”一路走来,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有哪些体会和感受呢?
    吕周锋:科技攻关虽然辛苦,也曾遭遇不理解,但是,既然要唱响中国土壤保健理念,就要舍得付出,就得不断追求,可那也是“苦尽甘来”呀!是啊,回顾走过的路,确实做了些工作:一个是组建土壤保健宣传队,建立科技服务根据地。2010年1月,我们注册成立了国内首家关注土壤健康的公益性组织——“赛众中国土壤保健促进会”。促进会以“推广土壤保健技术、服务中国有机农业”为己任,在关注食品安全、呼唤净土洁食及治理农业耕地土壤污染,积极呼吁全社会关注土壤保健,引导教育农民增强土壤保健意识,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一年来,“赛众中国土壤保健促进会”由小到大,会员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从初成立时的88人发展为今天由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参加的2500多人的队伍,已在全国建立土壤保健科技服务工作站260多个,通过“建好服务站,抓好示范点,普及示范户,创建专业村”活动,发展会员遍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甘肃、广东、湖北等省,服务产业遍布粮、棉、果、菜、瓜、苗木、花卉等各个领域,示范推广卓有成效,成为我国土壤保健领域的一支名副其实的先锋军。
    第二是建立“中国土壤保健网”,开展网上宣传。网站开设的“技术资讯”、“污染治理”、“科学施肥”、“作物保护”、“高效栽培”、“成果显示”等栏目很受关注,点击率挺高。同时,该网站还为企业、促进会与外界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对外开放的窗口。如“科学施肥”栏目,用户以实实在在的事例,讲述赛众产品在各种作物上使用后的显著效果,讲述专利技术对土壤污染的防治及土壤保健对农业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性。每篇文章就是一例土壤保健的好故事。网站开展的“土壤保健势在必行”栏目调查结果显示,网友投票人数14790人,99%的网友认为土壤保健很有必要。
    第三是与《农业科技报》合作,开展“土壤保健大讨论”活动。联合开办的“中国土壤保健大家谈”栏目,专家教授、科研人员和农业科技爱好者,积极为我国食品安全、净土洁食、土壤保健事业建言献策。发表文章的作者中有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乡镇干部,有常年深入一线的科技人员,有关注“三农”的媒体记者,也有从事土壤研究的专家教授。“中国土壤保健大家谈”栏目已举办40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是与媒体合作,举办土壤保健论坛,引发集中宣传的影响效应。在第十七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上,主题为“土壤保健、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2010’中国土壤保健论坛,由《农业科技报》、农林卫视、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其规模大、规格高、范围广、人数多,已广泛引起了社会各界及政府部门的关注。此次论坛上,国家三农发展内参办公室董文奖副主任,国家三农发展办公室顾问、著名农业专家刘立新,中国农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享受国务院津贴、著名土壤专家王浩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樊红科先后发言,新华网、人民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中国环保网、南方农村报、西部网等几十家媒体分别作了报道。这是继2009年5月赛众公司与陕西省农业厅、陕西农村广播在西安举办的“现代农业论坛——有机农业与土壤保健研讨会”及2009’中国土壤保健论坛之后的又一大型土壤保健盛会。
    第五是开展土壤保健实地调查,查验土壤保健技术推广效果。土壤保健促进会派科技员同《农业科技报》记者组成“土壤保健调查甘肃行采访组”,深入到甘肃省的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实地采访。通过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走访了解,查看赛众产品在各类作物及果树上的使用效果,使采访组大开眼界,对“土壤保健—植物保健—人体保健”的理念和实践有了更高的认识,为赛众产品带给用户的土壤保健收益而振奋,也使同时参观的当地230多名农民倍受鼓舞和教育,坚定了使用赛众产品对土壤保健的信心。目前,促进会已组织科研技术人员分别到广东湛江,海南的三亚、海口,河北的永年,辽宁的绥中巡回讲课,宣传专利技术,推广赛众产品,实施土壤保健,帮助农民致富。
    第六是加强媒体宣传,广泛普及土壤保健知识和技术。为了把土壤保健理念及赛众土壤保健技术迅速推广出去,促进会配合公司先后在《农业科技报》、《南方农村报》、《河北农民报》、《山西农民报》、《西北园艺》、《陕西农村报》等报刊杂志上开设专版,宣传科学施肥、土壤保健知识。仅2010年做“赛众科技”专版20多个。并同农林卫视记者先后深入河北、山西、甘肃、河南、陕西等地30多个现场,对“赛众28”产品在土壤保健中的效果作了跟踪报道。录制节目反复宣传,先后发放宣传光盘1500个、各种宣传资料40余万份,深受各地农民朋友的欢迎。
    第七是建立土壤保健示范田,树立样板扩大推广效益。促进会帮助各地会员分别在不同区域,各类作物上建立了示范田块。如陕西大荔的礼品乳瓜、圣女果;渭南临渭区的红提葡萄;山西新绛的大棚西红柿;咸阳淳化的红富士苹果……。试验证明,凡使用赛众产品和技术两年以上的农产品,分别经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依照国际、国内相关最新检测标准检测:产品果型、品质及残留等各项指标合格、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规定要求,是人们期盼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如陕西大荔县范家镇范家村菜农贺银的日光温室乳(黄)瓜连续四年使用赛众产品,由于土壤保健,乳瓜病害少、瓜蔓壮、结瓜多、品质优,一棚收入4万多元,被农林卫视、《农业科技报》作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也专程拍摄了资料,先后已有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等百名农民技术员专程参观学习,国内有关知名专家也作了详细调研,称之为“奇迹”。目前,这样的示范样板田块,正在广东、海南、湖北、内蒙古等省市区各类产业及各种作物上布点试验,示范效果已捷报传回。广东湛江农垦已派专人到公司考察、洽谈,准备在香蕉、甘蔗等南方果蔬上推广并大量使用。《农业科技报》记者:现在,土壤保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赛众人”功不可没。那么,你们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何计划和打算?
    吕周锋:人常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中国土壤保健的伟大事业,不能是“赛众”的一枝独秀,希望更多科学家、企业同行参与进来,共同谱写人类关爱土壤健康与食品安全的壮丽篇章。今后,在践行科学发展、实施土壤保健、推广专利产品、服务低碳农业、开发保健食品的道路上,赛众公司和土壤保健促进会将在各地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和社会各界、政府部门、各级媒体的关注和支持下,始终坚持高举中国土壤保健先锋军的大旗,继续高奏土壤保健凯歌,努力打造赛众土壤保健第一品牌,脚踏实地搞好试验示范,给土壤投入保健品,让土壤生产出保健食品,让土壤保健的星星之火在神州大地燎原。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帮助和引导各地农民开展土壤保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呼吁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土壤保健,让土壤保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继续与社会各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各大农场、各专业合作社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实现土壤保健目标,用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帮助农民生产出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用事实推动土壤保健工作的开展,促进净土、洁食,达到高效、优质、高产、资源优化、环境友好、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保健,势在必行;保健食品,民众期盼;阳光事业,任重道远。在新的征途中,作为《农业科技报》战略合作发展的重要伙伴,我们将继往开来,更加务实创新,更加开拓进取,担负起土壤保健的历史使命,在共同打造的合作舞台上奋力前行,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 上一篇: 赛众公司庆七一抒党情暨土壤保健促进会会员培训大会召开
  • 下一篇: 『赛众28』肥已销往菲律宾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更多>>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你是 位访客
    版权所有 :中国土壤保健网 赞助支持: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913-5770082 0913-5840666 传 真: 0913-5770082